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来咖智库,作者 | 蓝猫,编辑 | G3007
「i人就是e人的玩具」、「为i作e」、「给P人一点J人的震撼」、「我是小蝴蝶/快乐小狗/绿老头……」……最近两年,你很可能在社交网络看到过类似的表达,也许刚开始一头雾水,随后知道了这是正流行的MBTI性格测试,知道了每个字母代表着不同的意思。有趣的是,在年轻人的社交中,MBTI早已不仅是性格测试,它早已成为了一种社交名片,甚至万物皆可MBTI。
有的HR会用MBTI来筛选候选人,有的求职者则直接把自己的MBTI类型写到简历中;年轻人的日常交流中时常会用MBTI表情包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或情绪;有的人将MBTI奉为圭臬,在交友、恋爱等人际关系中广泛运用;就连电视剧里的虚拟人物都被大家分析出了MBTI类型。
MBTI广为传播的一个原因,是其测试结果的简明易懂、容易解读。它从4个维度切入,每个维度有两种相对应的性格特质,分别用两个字母表示,这样排列组合下来形成16种分类。这4个维度分别为内向(I,Introverts)-外向(E,Extroverts)、实感(S,Sensors)-直觉(N,Intuitives)、思考(T,Thinkers)-情感(F,Feelers)、判断(J,Judgers)-感知(P,Perceivers)。
在对不同类型的解读中,根据相似的性格气质将结果分为4类,用4种颜色来代表:「_NT_」类型为紫色,代表理性和公正,在智力辩论和科学或技术领域表现出色;「_NF_」类型为绿色,注重同理心和合作,擅长外交和辅导;「_S_J 」类型为蓝色,具有合作精神和高度的实用性,喜欢秩序感、安全和稳定;「_S_P」为黄色,代表自由和探索。16种类型再分别选取了一个性格特质明显的职业角色来进一步诠释,如建筑师、总经理、探险家等。
简单易懂的分类,加上颜色和职业角色的形象化,使得MBTI测试变得生动有趣,迎合了年轻人的喜好。不得不说,MBTI的开发者本身就是营销大师。
尽管近年来才进入公众视野,但MBTI并不是新事物,它甚至可以追溯到大心理学家卡尔·荣格,有近百年历史了。
1921年,心理学家卡尔·荣格写了一本名为《心理类型》的书,里面提到了4个维度,将人按照人格分为了16种类型,在书中,荣格指出了这样的分类仅仅来源于自己的观察,尚未进行实证。理论强、但缺乏实证的训练是荣格和许多同时代心理学家的共同特点,也是心理学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阶段性表现。
1942年,凯瑟琳·布里格斯和她的女儿伊莎贝尔·布里格斯·迈尔斯根据荣格的《心理类型》和一些简单的测验方法,开发出了这套16型人格测试,并命名为迈尔斯-布里格斯类型指标(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简称MBTI,而母女俩都没有经过任何正规心理学培训。
一开始,发明人的意图是为当时的企业提供一套职业测试工具,并且主要是针对女性——二战中,大量受过教育但没有工作经验的女性开始走出家庭寻求工作机会,而企业和她们都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近年来MBTI在国内的爆火,导火索很可能是谷爱凌在社交网络上提到自己的MBTI类型是INTJ。
(图片来源:微博)
从科学的角度来看,MBTI测试存在明显的问题。
首先是测试工具的信度和效度差,不同时期测试结果可能完全不同,发明人认为每个人的性格特质是天生的,测试结果不同的原因可能是不同时期的人想要自己表现出不同的性格特质。例如,一个原本“懒散”的人突然想要变得更有计划性,可能这段时间内的测量结果J值的影响就会超过P值,从而出现不同的测试结果。这好像也解释的过去,但按照科学的标准,只有信度高的测试工具才能带来一致性高的结果。
其次是测试题中的被迫二选一和结果的分类问题。以I和E这一组测试来举例,题目类型类似于“你是喜欢独处还是喜欢跟朋友聚会”的二选一,但大多数人是两者皆有,选择的答案很有可能与当时的心情有关,比如一个人刚从聚会中出来,如果聚会氛围很好则他很可能选择喜欢聚会,如果聚会氛围不好那他很可能选择独处。结果分类问题则表现为分类比较笼统,例如甲乙两人都做了测试,甲的E值为90%,乙的E值为51%,那么甲乙都是E人,但实际上两个人的性格可能相去甚远。
但是,是否科学并不影响年轻人对MBTI测试的青睐,这不过是年轻人在经历成长和迷茫的过程中,解读自己、认识自己、重塑自己的一个临时工具而已。在MBTI出现之前,这样的工具可能是属相、星座、生辰八字,只是表现形式不同而已,这样的工具一直存在。
不科学?那又怎样?在对MBTI爆火现象进行观察时,笔者从网友和身边朋友处了解到不少关于MBTI的有趣故事和视角,下面选取其中几个与读者一起分享。
小A:MBTI使我的社交变得更轻松。我有个朋友人很好,但是我们经常吵架,后来我发现他的MBTI测试结果每个字母都与我相反,我一下就明白了我们吵架的原因——我们的性格特质决定了难以互相理解。并且,在与共同朋友解释我们吵架的原因时,我不再需要费劲地解释我们的矛盾点,只需要简单说“我们MBTI完全相反”就可以了。另一件事就是我喜欢特种兵式旅游,我觉得去一个地方旅游就要把行程计划好才不算白来,所以我在约朋友一起旅行的时候,我只考虑约J人朋友,因为只有J人才能理解我对计划的掌控感。
小B:我是INFJ,我喜欢独处,还喜欢研究一些带点玄学的东西,但我的生活中很少有人能与我讨论和分享,他们觉得讨论这些东西神神叨叨的;此外,INFJ在人群中的比例是最低的,这意味着我在生活中找到同好更加困难。后来我在社交网络搜索INFJ时发现不少同样性格特质的人组成的社群,跟他们一起聊天让我觉得彼此能够相互理解。
小C:我出生在“全员E人”的东北,而我却从小不爱讲话,一直被家里人评价为“太内向了”、“没出息”,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为自己的性格感到苦恼,我强迫自己去社交,但大多数时候都让我觉得很累,一次社交带来的疲劳感可能需要我宅在家里一周才能缓解过来。直到我发现原来我是I人,这一下就解释了社交使我疲劳的原因——I人是需要从独处中获取能量的。我与自己的性格和解了,不再强迫自己扮演一个社牛,性格特质没有好坏之分,只是特点不同而已。我不再羡慕那些在社交场合游刃有余的E人,我也有别人羡慕不来的性格优势。
小D:MBTI给了我一个人类观察视角,而且现在网络上对不同人格的成长环境、思考方式、行事方式、甚至家居环境穿衣打扮的讨论非常多,使我意识到不同人格之间的巨大差异。如果我写小说,我会在做人物前传的时候给他设定一个MBTI人格,这样写起来会更符合逻辑。
小E:我不喜欢我的性格,我觉得自己有点无趣,我希望自己在他人眼中更加“光芒万丈”、更吸引人,在我发现我喜欢的那一类人的MBTI非常相似之后,我突然意识到这个测试给了我一种非常明确的路径,使我有机会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那一类人。我开始像他们一样思考和行事,一段时间之后我的MBTI结果真的发生了变化。
……
一千个年轻人可能有一千个MBTI的故事,但故事的底色大多是相似的:这是一个认识自我、认识他人、解读情绪和行为的有趣工具。
从这些故事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些MBTI之所以受到年轻人青睐的原因。
首先,即使不够科学,但这是一个了解自我、关注自我的途径,测试结果为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提供了可以说服自己的解读方式,而开始了解自我则是心理健康中非常重要的一步。比如小C知道自己是I人之后,不再强迫自己扮演社牛,而是专注于自身的性格优势,从而变得更加强大和自信。
其次,测试结果可能不符合自己预期也可能超过自己预期,但这都可以给年轻人带来一些努力的动力和方向。比如小E会学习自己欣赏的人的性格特质,从而使自己成为更想成为的自己。而在社交媒体带火了MBTI的谷爱凌则激励了不少相同性格特质的女孩:“原来我与世界冠军同样性格特质,那我是不是也可以更优秀?”
再有,我们大多渴望对周围人更加了解,MBTI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解释的路径,尽管答案似是而非,但是至少我们明白了每个人的性格特质与行为模式之间的关联性,对与自己不同的人多了一些包容和理解。
此外,在很多社交场合讨论MBTI已经成为了一种破冰仪式,有助于迅速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有的年轻人还会以此来筛选特定性格特质的朋友。社交媒体上大量关于MBTI的讨论无疑在不断增加其在年轻人中的曝光度和话题性,MBTI已经成为了不少年轻人的一张社交名片。
被MBTI热潮带火的,除了MBTI测试题,还有各种解读方式、培训等,小红书上关于MBTI的笔记已近百万篇,还有众多解读MBTI的博主收获了大量粉丝。
(小红书上的部分MBTI博主;来源:小红书)
不少品牌则敏锐地嗅到了风向,将MBTI作为新营销切入点。例如有方便面品牌就借用MBTI划分的人格特质,将受众的不同饮食习惯和自家的不同产品联系在一起,使人忍不住想尝试一下。至于这样的分类是否有意义,就像MBTI是否科学一样,年轻人并不在意,有趣有用就够了。
(图片来源:微博)
“如何认识自己”一直是每个人的难题。尽管MBTI不够科学,但在很多年轻人看来这就是一个有趣又有用的工具,可以借助它来了解自己、了解他人。有人将其视为观察世界的一个视角,也有人将其视为一种多维度感受世界的角色扮演游戏。
在反对者看来,MBTI的标签化与人格的流动背道而驰,但在支持者眼中,如何使用这些标签是每个人的自由,MBTI毕竟娱乐属性大过科学属性,娱乐嘛,让自己开心最重要。